课程咨询微信     taijiwdq
预约报名
联系我们
 联系方式
微信咨询:taijiwdq
惠新西街馆(总馆):朝阳区朝阳区惠新西街馆:朝阳区北苑路180号加利大厦2号楼(可以小区内停车) 地铁:5号线惠新西街北口站西北口
望京馆:北京市朝阳区望京街10号望京sohoT2
国展馆:北京市朝阳区左家庄北里58号天虹广场
天通苑馆:昌平区立汤路186号龙德广场4层
东单馆:东城区东单北大街国旅大厦(有地下停车场) 地铁:5号线灯市口站向南100米路西1号线东单西北口下车向北500米路西
回龙观馆:昌平区回龙观西大街57号
五道口馆:海淀区北四环西路9号银谷大厦5层
魏公村馆: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7号韦伯时代中心C座
万柳馆:海淀区万泉庄路碧水云天7号楼(有免费停车位) 地铁:10号线巴沟站下车向南
健翔桥馆:海淀区北四环中路211号太极大厦
朝阳大悦城馆:朝阳区石佛营东里133号4号楼汉典中医会馆内(有地上免费停车场)
丽泽桥馆:丰台区西三环南路55号 顺和国际财富中心
扫描关注太极养心斋账号

太极养心斋微信订阅号

北京太极养心斋学友会订阅号二维码.jpg

太极养心斋微信服务号

太极养心斋服务号二维码.jpg

王道荃太极微信订阅号

王道荃太极订阅号二维码.jpg



CCTV专访--王道荃老师介绍太极养生文化


太极拳内劲的五大特点

 二维码

此文章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

“炁”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,读音同“气”,在实际使用中也常常写作“气”,但它和肺呼吸的气不同,是人体内的一股潜在的能量。我们的先人通过练功感觉到它的存在,但不知道它究竟是什么,于是就把这股潜在的能量叫做“元气”、“正气”。因为这股能量存在于人体的内部,为同肌肉外力相区别,所以传统武术界又把它叫做“内气”、“内劲”等。传统太极拳界认为只有练到这股“内劲”出现,功夫才算正式入门,只有掌握并能使用这股“内劲”,功夫才算达到一定的境界。太极内劲主要有五大特点:

1、流动性

当太极拳打到一定程度的时候,内功由“量”的积累达到了“质”的突破,实现了太极拳功夫修炼的第一次飞跃,即在某一天的某一时间,太极内劲豁然贯通。内劲贯通后的第一感觉是身体内部出现一股新的力量,这股新的力量随着意念和动作在体内不停地涌动、流行,流到哪里都很舒畅,练功者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追求的内劲出现了。此时心情豁然开朗,有一种拨云见日的感觉。从内劲贯通后的体验看,流动性是它的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。前人把内劲的这个特点描述为“浑灏流行”。

2、完整性

内劲初步贯通后,再继续努力修炼一段时日后,就会感觉到,内劲的数量在不断增加,质量在不断提高,逐渐形成中间以丹田为核心,上至双臂双手,下至两腿两足的一股整劲,一动俱动,一静俱静,节节贯串。发劲时,清楚地感觉到内劲“起于足、发于腿、主宰于腰、形于手指”的完整劲路,经典拳论讲“由脚而腿而腰,总需完整一气,向前退后,乃能得机得势”。由此可见,完整性是太极内劲的一个重要特点。

3、轻沉兼备

内劲贯通后,练拳时清晰地感觉到,内劲以丹田为核心在全身的四肢百骸开合聚散,时轻时重,轻沉兼备。肢体时而如充满氢气的气球飘然欲起,时而又如灌满水银的袋子分量极沉,真是“轻灵沉重兼而有之”。太极拳界的前辈曾将内劲的这个特点描述为“轻如杨花,坚如金石”,虽然有些夸张,但还是很形象的。

4、刚柔相济

不了解太极拳的人看到慢悠悠的太极拳,总认为练拳的人是柔软无力的,其实这只是一个表面现象。事实上,“柔”是为了“刚”,“极柔软然后极坚刚”,内劲贯通的人都能清楚地感觉到太极拳是外柔内刚、刚柔相济的。杨澄甫曾讲,“臂膊如棉裹铁”,太极拳乃“绵里藏针之艺术”。武式太极拳开派宗师武禹襄则讲得更加到位,他说“行气如九曲珠,无微不到;运劲如百炼钢;何坚不摧?”“九曲珠”讲出了太极内劲“柔”的一面,“百炼钢”讲出了太极内劲“刚”的一面。而且,太极拳在推手、技击中的“柔化刚发”也清楚体现了太极内劲“刚柔相济”的特点。

5、渗透“传导”

打太极拳内劲贯通后,随着内劲质量的不断提高,会逐渐感觉到,内劲具有明显的渗透和“传导”的特性。手握剑柄时,会清楚地感觉到,内劲由剑柄传至剑身,直达剑尖,剑的分量瞬间增加,宝剑舞动时浑厚沉稳,震弾有力。平时随手拿起一个物件,比如竹竿,稍一沉气,竹竿霎时变得沉甸甸的。与人推手时,搭手后,内劲迅速渗透传至对方体内,对方即感觉脚下发飘,重心不稳,身体失衡,很容易被牵动……

以上从五个方面简要阐述了笔者体验到的太极内劲的基本特点。当然太极内劲还有其他一些特点,但不同的人练功的感受和体验也不尽相同,故不再一一阐述。http://wangdaoquan.faisco.cn/h-col-103.html